论中国戏曲服装的色彩内涵分析

九州戏韵
2023-02-03
来源:


纵观中国戏曲服饰,五彩斑斓,颜色浓烈协调,洋溢着一股蓬勃的生气。台下观众欣赏戏曲。

不只是欣赏一唱三叹的唱腔,行云流水的身段还有在彩衫云袖间显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主要是在明代官服的基础上融合了清代服装样式,经过众多戏剧艺术家的传承和创造不断地积淀下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穿衣规制。

戏曲穿衣讲究“宁可穿破,不可穿错。”可见其着装的程式化。通过这种程式化穿着来实现戏曲舞台上的身份标识。

01戏曲服装的颜色是显示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艺术将服装颜色分为“上五色”与“下五色”,“上五色”包括白、绿、黑、红、黄。下五色包括紫、粉、蓝、湖、秋香。

除这十种颜色之外统称为“杂色”。上五色中的“白、绿、黑、红、黄”对应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体系。



上五色为正色,多为皇亲国戚或者权贵穿着。而下五色多属于间色,一般是身份卑微的人穿。

中国戏曲服装受明代影响较大,明代法律规定民间不许用黄色。官员一品至四品着绯,五品着青、绿。

戏服也如此。黄色一般为皇室专用。比如剧目《清河桥》中的楚庄王的扮相就是身穿套团黄马褂。

《上天台》中汉光武帝刘秀则是头戴皇帽,身穿黄色团龙褶。昆曲《长生殿·惊变》里的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都穿着一身明黄色团龙绣的戏服。

在中国戏曲中皇室的一切都和黄色息息相关。黄色代表了皇权和地位,具有明确的等级性。中国古代崇尚黄色,《易·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天地玄黄,黄是天地本来的颜色,“裳”指的是下衣。古人认为黄色是吉祥之色,“黄裳元吉”可以理解为穿着黄色的衣服吉利祥瑞。

按中国的五行学说,黄色在五行中属土,而古代农业文明有着奉土为尊的传统,此后受儒家大一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影响。

将黄色-土-皇帝统治这三者建立起了联系。黄色就这样成为了皇权的象征。

在戏曲中,除黄色外,其他颜色中红色最为贵重,紫色次之,黑色最为卑微。《定军山》中寒中山靖王后裔的刘备头戴九龙冠,身着红色蟒袍。

因为刘备是汉朝的宗室。《珠帘寨》中晋王李克用也是一身红色蟒袍。虽然李克用并非李唐皇室血亲,却是被赐皇姓的一方军阀。



而《汾河湾》中作为名将的薛仁贵则只能身穿套团龙黑马褂。除此之外,在通过科举考试之后,成为状元的人也常穿红色。

比如黄梅戏《女驸马》中的“驸马”冯素珍一袭红色官衣。所以红色官衣常作为官场人升迁的重要代表颜色。

紫色虽然是下五色,但也常作为官服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紫色是高贵吉祥的颜色,民间一直有着“紫气东来”的说法。

02戏曲服装的颜色是展现人物特点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众所周知京剧脸谱中不同颜色展现不同的人物特点,比如红色脸谱代表忠义,而白色脸谱则代表奸诈。



戏曲作为一种规制化和程式化的艺术,戏曲服装和脸谱相互呼应,也通过颜色展示出不同的人物特点和情感状态。

《洪洞县》中的苏三的一袭红衣,将年幼被拐卖成为妓女,后被人诬陷身陷囹圄的悲惨人生和含冤蒙屈的经历烘托得淋漓尽致。

也将苏三坚韧不屈、不向权贵低头的气节展现得一览无余。《西厢记》中红娘的一袭红衣,更显出丫鬟的机灵勇敢、聪慧灵动。

《两狼关》中梁红玉的一袭红衣,是保家卫国的血性勇猛、侠肝义胆。红色能表示铁骨铮铮、侠骨柔肠。黑色则能表示勇猛威严、铁面无私。



《借云》中的张飞手持钢鞭,身着黑靠,勇猛悍将之气扑面而来;《铡美案》里黑色则展现了包拯的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公正样貌。

当然黑色有时也展现人物心狠手辣,心思深沉。比如《捉放曹》中的曹操,黑衣白脸,正是民间故事中阴险狡诈,心思深沉的曹操形象。

《善宝庄》中庄子头戴八卦巾,身穿白色褶子,手持云帚一派仙风道骨;《凤鸣关》里赵子龙负旗佩剑白靠,为中国文化中留下了银铠飒爽的将军形象。

这些戏曲服装色彩蕴含的文化意蕴直击观众的心灵深处,与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共鸣。

戏曲服装还能通过颜色渲染人物情感。比如昆曲《牡丹亭》,牡丹亭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自此挂念不已。



南安太守杜宝女儿杜丽娘也梦见与一书生在花园中幽会。而人因梦生情。杜丽娘梦醒后相思成疾最后病死,死后葬在花园的一棵梅花树下,并修建了梅花观。

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宿在梅花观中。杜丽娘魂游梅花观,二人再度相会。杜丽娘最终起死回生,二人一同赶赴京城,柳梦梅高中状元,最终和杜丽娘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手持一柄亮金折扇,一袭粉衣,娇羞中显露出一丝深闺小姐的温婉柔情。

春色如许,梅树粉衣正衬出小姐思春之情的无限旖旎和遐想。梦醒之后,相思成疾,杜丽娘香消玉殒,身死魂灭。

《牡丹亭·离魂》里杜丽娘一袭大红披风,回眸亮相引出决别的不舍和对梦中情郎的思念。



从粉色到红色的服装色彩的转变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杜丽娘心绪情感和人生阶段的转变,赋予观众强烈的美感。

03戏曲服装的颜色是展现戏曲舞台的重要渠道。

戏曲艺术不仅仅包含唱词优美的文学艺术,更展现“唱、念、坐、打”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戏曲服装的色彩对于表现舞台的视觉效果和整体美感起到重要作用。戏曲舞台呈现的效果是需要借助不同颜色烘托出不同的氛围,让观众产生美的享受。

戏曲服装的色彩不但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更要和舞台相互融合协调。



戏曲服装的色彩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这些审美特点是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的产生应运而生。

戏曲服装色彩在搭配和选择上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一般有七种法则:统一法、衬托法、点缀法、呼应法、分块法、缓冲法、衔接法。

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选择营造出适合舞台的色彩程式。显示出“错彩镂金、雕馈满眼”的装饰色彩之美。

中国戏曲服装色彩明快,颜色饱和度高。从绘画角度上来说,有时常将色相相反,反差较大的颜色一起搭配,呈现色彩丰富浓烈又和谐统一的特点。



并且戏曲服装以某一色为主色,主色面积较大,其他颜色作为衬托,形成强烈对比的舞台效果。

如《斩李广》中李广身穿黑色套衣,外套黄色虎皮坎肩,黑色和黄色色相对比强烈,冷暖色差大,李广威猛勇武的气概一下子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睛。

主色还是黑色,黑色沉稳,用黄色缓冲,使得黑色不那么生硬,让人物透露出一种柔和。

中国民间古语有云“红配绿,丑得哭。”民间不常用的红配绿在戏曲中却是常用的配色。

《八腊庙》中费德功身穿红色箭衣,披绿色褶子,红绿撞色,反差对比,但是红绿明度不高,相辅相成,不仅没有喧宾夺主之感,还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也通过红绿对比显出费德功庄头恶霸欺行霸市,混迹街头的特点。戏曲服装颜色不仅能在舞台上迅速抓住观众眼球。

还能第一时间让观众理解人物在舞台上的定位。就像《二龙山》中大眼和尚作为丑角,上身穿红色褶衣,下身穿红色彩裤,红绿强烈对比的色调。

一下子将大眼和尚的滑稽感表现出来。观众在舞台下也能立刻明白这个角色在戏曲中的作用。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故事、才子佳人、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在这些曲目的演绎中,衣服颜色可以用来区分舞台人物。

除了脸谱上有所不同,服装颜色也直观地区分了人物,比如《白蛇传》里用白色衣服代表白素贞、灰色衣服代表许仙,而青色衣服则是小青。



让观众在观看时容易分辨,不至于混淆。再比如《桃园三结义》中一见绿色衣服就知道是关羽,蓝色衣服则是张飞。

颜色还能识别年龄,像粉色、青色、白色等浅色代表风华正茂、青春无限,一般是年轻人的扮相,而香色、紫色、湖色则是持重老成的老年人穿着较多。

戏曲服饰的颜色承载的意义丰富,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展现了人物特点和情感特征,还可以通过不同色彩来渲染不同的情绪。

通过色彩搭配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意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向观众展示戏曲舞台的美感,传递中国传统色彩美的内涵。展示出服装为人物传神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赵文《清宫戏画研究》

2,迟雪峰《传神—戏曲服装色彩的精髓》

3,周萍《论中国戏曲服装色彩寓意》



阅读132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
自由容器
自由容器
中国戏曲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所刊登文章,图片及视频,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5116958584;邮箱:623566997@qqcom